第二十五章:安邦基金会

Mr雷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经典小说网 www.jdxsw.cc,最快更新文定山河最新章节!

    杨老捋顺胡须,尴尬一笑:“文邦啊,听郑癞子说,那白玉豆腐店是你开的老夫甚爱吃豆腐,日后上门可莫要因此事多收老夫的钱啊。”

    苏林此时哪里还把那玩笑之言放在心上,连忙行礼道:“杨老前辈不过是考验晚生,实乃平常,能得前辈考验,他人还求之不得呢!”

    杨老继续捋着胡须,喝了杯茶,看着苏林的目光,却又多了几分喜欢。

    轮到最后一位老者了,介绍到他时,刘彦的面容也是一肃,这让苏林面色更加郑重起来:“这位是定南公,百年前随太祖皇帝平定吴越王。”

    苏林一惊,这位定南公岂不是一百多岁,而且还是至少一百岁了?

    自太祖以来,皇帝都换了七八个,这位定南公,算起来到底是几朝元老?

    定南公虽然高龄,却眼不花耳不聋,口齿也很清晰,不等苏林行礼,便呵呵笑道:“说起来,当年老夫也是一书生,少年轻狂,轻视天下书生,当时太祖就是看重了我这又臭又硬的脾气,带着老夫打天下,一晃,快两个甲子过去了你这脾性,倒颇像老夫当年”

    定南公十七岁便跟着太祖打天下,二十岁时太祖建国,便被封为大将,一直到太祖死后,被封为定南公。

    算起来,大宋建国至今,已有一百零三年,这定南公,竟有一百二十三岁了!

    哪怕在苏林以前那个医疗卫生发达的世界,一百二十岁的都寥寥无几!

    这时苏林突然想到,大宋有一个民间封号,长寿侯!

    这显然说的,就是这位定南公。

    “公爷谬赞,晚生受宠若惊。”这着实是受宠若惊了,苏林差点就跪下了,恐怕这定南公的威信、名誉比皇帝还高,仅次于大宋前两代皇帝了吧

    这真是老祖宗级别的人物!

    定南公笑了一声,便不再说话,实在是老了,说话也颇为费力气

    “送老公爷回去吧”刘彦吩咐一声,天色已晚,定南公只是每年的诗会都想来看看热闹,魁首一出,便回家了。

    待几人来接走定南公后,刘彦突然拉住苏林,笑道:“文邦,你可知,为叔给你带来了什么好消息?”

    “什么好消息?”苏林疑惑道。

    刘彦正准备说出来,郑公却是嘿嘿嘿一笑:“陛下同意那什么”

    “老师基金会!”刘彦苦笑着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哦,同意那基金会成立了。”郑公得意地笑着,仿佛这成立基金会的同意是他立了功似的。

    实际上还真是他修书谏言皇上同意此事的,当然,其中也有刘彦不少功劳。

    杨老在一旁看着这师徒俩的模样,俨然是把苏林当做一块宝,不过数年来与郑公在一起,后者对刘彦亦是同于现在二人待苏林,早已经习惯了。

    突然,他又觉得有些不对劲,为何自己就碰不到能当块宝的学生呢?

    讨论得火热的三人感觉到一股酸溜溜的味道袭来,郑公这才问向杨老:“这基金会,当起个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之所以突然想起杨老,是因为今后基金会的招牌还需要这位老朋友

    -----网友请提示: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。:

    ----这是华丽的分割线---</i>

    题字

    “说到名字便想到老夫了,郑癞子!”杨老胡须颤抖,眼看就要掐起架来。

    刘彦不禁有些头疼,这场面十多二十年来他见到了几百上千次,有时做梦都是两位长辈在争论

    冤家啊!

    “哎老师,杨老前辈,此时不是争论的时候,倒是想个好听的名儿啊!”刘彦赶紧将二人拉开。

    苏林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,没想到,两位德高望重、气势如虹的老前辈,竟然有这么孩子的一面

    “哼,今日便不跟你争论!”

    郑公一扭头,胡须朝天。

    “哼,姑且不跟你吵!”杨老胡须一甩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二人却是又开始争论起来,却是因为这名字。

    郑公认为,叫“济世基金会”好一些,而杨老,坚持要用“安邦基金会”,理由是这些钱不光用来济世救人,还拿来军用、政用,端得安邦定国。

    苏林和刘彦不禁一阵头大,最后任由二老争执,刘彦在一旁说起苏云的往事起来。

    大概过了一刻钟,二老胜负已定,因为是由杨老题字,主动权掌握在杨老手中,最后郑公败下阵来,同意使用“安邦基金会”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但郑公还是不服,原因是杨老拿着主动权不公平。

    也庆幸这杨老掌握着主动权,否则也不知道这两活宝会争吵到什么时候。

    名字确定下来了,下面诗会却还没有散,既然决定办这个基金会,便要趁热打铁,在扬州上流中流几近齐聚一堂之时把这事敲定。

    “诸位兄台,诸位扬州的知名人士,我是苏林苏文邦。”

    众人还在讨论着方才诗会上发生的一幕幕,此刻三楼却传来一道声音,众人抬头,只见苏林站在上面。

    苏林扫视了一番玉满楼内部,这才继续说道:“方才刘知州告知,陛下下诏在扬州组成一个安邦基金会。”

    “安邦基金会,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一些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,都有些迷茫,连忙身旁之人,有些则因为苏林和岳飞早就放出风声,所以这时都交头接耳,不少人听说后,才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“此番举动,是为国为民,刘知州身为陛下钦定的知州,愿拿出三千两白银,作为基金会首批基金!”

    “郑公则捐出五千两,杨老捐粮食五百斤,白银三千两。”

    “而我苏林,作为大宋学子,自当尽力,以后每月,愿捐出白银千两,粮食三百斤!”苏林道,“此事需各位量力而为,更不会强迫各位!”

    岳飞早有准备,立马道:“鹏举愿捐一千五百两白银!”

    秦桧和唐寅也纷纷表示会捐出银子,另外又有十几人捐了数目不等的钱粮后,一些贵妇人、千金,甚至青楼才女见四大才子和苏林都捐了钱,都纷纷尽了微薄之力。

    随后便是扬州大部分学子,于是,在层层带动之下,一楼那些观赏的富商们,一个个也掏出了银票,其中一人为了得那金牌,竟一次性捐出三百两黄金和万斤粮食,甚至玉满楼的张掌柜,也捐出不少钱财。